女篮方面,本次军运会一共有6支队伍参加,分别是中国、加拿大、美国、巴西、法国、德国。代表中国出战的八一女篮的首个对手是加拿大队。
八一女篮此次借调了国家队的双塔韩旭和李月汝,两人在之前结束的女篮亚洲杯上帮助中国女篮获得了亚军。此外,李梦、孙梦然、张丽婷、潘臻琦、王雪蒙等国手为了备战军运会,也没有参加亚洲杯的比赛。
八一女篮军运会参赛名单:韩旭,李月汝,贾秋娇,金佳宝,李梦,露雯,潘臻琦,孙梦然,王丽丽,王雪朦,张丽婷,赵爽。
2019女排世界杯已经落下帷幕,中国女排在本届世界杯成为了*的赢家!在颁奖典礼中女排的英姿再次闪耀了世界杯的舞台!几乎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中国女排这支队伍,可见中国女排在世界赛场的影响力有多么大!
在季军、亚军和*的颁奖结束之后,有一个升国旗奏国歌的仪式,那么升的是那个国家的国旗?奏的又是哪个国家的国歌呢?当然是*中国女排的祖国中国了!
这一幕就是郎平指导一直挂在嘴边的:我们的目标很明确,那就是要升国旗、奏国歌!
在奏唱国歌的时候直播镜头不断的给到中国女排的所以队员,每个人都跟着节奏在唱着国歌。其他的女排队员在升国旗的时候都背着手,为什么刘晏含和袁心玥却敬着军礼呢?
那是因为刘晏含和袁心玥都是八一女排的队员,严格意义上来说她们都是军人!
1993年出生的刘晏含是八一女排的主攻手,也是在八一女排打出来的一名球员,本届世界杯刘晏含出场的机会并不多,她应该算是女排二队的主力!
1996年出生的袁心玥同样也是八一女排的队员,她是在2009年被选入八一队的。作为一名高大的副攻手,袁心玥是郎平手中的一员猛将,和朱婷张常宁一起被大家称为“朱袁张”!因为她们是来自于八一队的球员,所以袁心玥和刘晏含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会敬军礼。
本届世界杯中国女排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回应,11连胜也是创下了一个历史。在夺得本次世界杯的*之后,中国女排也是成为了奥运会、世界杯以及世锦赛的十冠王!
在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,中国女排将向第11个世界*头衔发起冲击!
2013年4月1日下午,北京市八宝山东礼堂召开了一场浩大的送别仪式——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,中国排球协会顾问 陈招娣 ,因患癌症治疗无效不幸逝世,享年58岁。
陈招娣是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的主力队员,曾获得1981年世界杯和1982年世锦赛的*。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,她和 宋世雄 解说女排比赛,给球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值得一提的是,陈招娣是 体育 界在军队里第一位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女军人。
1955年,陈招娣出生于浙江杭州,她从小就表现出了突出的运动天赋,跑步、跳远、打球样样都行,是学校小有名气的“运动健将”。1970年12月,浙江女排成立,年仅15岁的陈招娣进入浙江队,成为了一名排球运动员。
由于成绩突出,陈招娣在1971年被选调到北京 体育 学院青年集训队。当时陈招娣的球风非常顽强,敢打敢拼,很快在同龄球员中脱颖而出,先是被八一女子排球队选中,并最终于1976年被 袁伟民 选入国家女排。
当时“文革”刚刚结束,重组不久的中国女排初入国际大赛,成绩并不算理想。主教练袁伟民为了提高成绩,对女排队员进行了严格的训练。
有一次训练结束后,袁伟民问队员们: “谁还想加练?”
但姑娘们一天训练下来,早已精疲力竭,没有人响应袁伟民的话。陈招娣心想: 那我就再练一会吧! 于是主动走了过去。
袁伟民规定的加练项目,是让运动员先触碰场边的铁丝网,再跑到3米线做翻滚救球,再跑回来开始下一轮的救球……一共要接15个好球才算结束。
陈招娣头几个球还能勉强接住,但在接到第9个球时,她实在累得跑不动了,这个球就没接住。此时袁伟民说: “你没接住,扣掉一个球!”
陈招娣有了情绪,后面的几个球也没接好,当第9个球从她眼前消失的时候,袁伟民说她的好球已经被扣完了,要求她重新开始。
陈招娣顿时来气了,她朝袁伟民吼道: “反正是我主动加练的,我不练了总行吧!” 说完她就往外走。
袁伟民也生气地吼道: “你想不练就不练?这是训练,又不是儿戏!你今天走了,明天第一个练你!”
陈招娣又转头回来,她倒不是因为害怕,而是不服气,她心想: 我一定要接起15个好球给教练看看!
袁伟民依旧不紧不慢地发球,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,陈招娣的体力再次超支,她实在觉得受不了了,于是再次转身撤退,但走到门口时,她还是觉得不甘心,又第三次转身回到了训练场,终于凭借着惊人的毅力接完了15个好球。
陈招娣的这个 “三进三出” 的故事,成为了女排精神的象征。当时在女排队伍里,她的年纪算是大的,队友们看她都能坚持下来,也就更加积极训练了。 这个故事后来还被写成文章《苦练》,入选了初中的语言课本。
陈招娣就这么经过苦练,成为了中国女排*的二传手,她在球场上不仅单防能力出色,还与 陈亚琼 开创性地使用“双快”战术,正式拉开了排球运动在二、三号位战术配合创新的序幕。
1978年,陈招娣从国家队回八一队打全国甲级联赛,不慎左臂挠骨*受伤。1979年6月,日本女排访华,与中国队打了一场比赛,陈招娣在比赛拦网时,被隔网而对的 奥岛圭子 大力扣中受伤部位,又导致挠骨断裂。
但两个月的全运会中,陈招娣用绷带吊住左臂,带伤单手出战比赛,她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赢得了“独臂将军”的美誉。
在1981年11月16日晚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上,陈招娣不慎在第三局扭伤了腰。尽管如此,她依旧拼命防守对方的进攻。中国队与日本队激烈鏖战2小时5分钟,最终成功地捧起了第一个世界*。
比赛结束后,陈招娣已经疼得无法站起,只好由队友背着上了领奖台,场景催人泪下。这个晚上,全国的观众都记住了“拼命三郎”陈招娣。
1982年,陈招娣又跟随女排夺得了世锦赛的*。1983年,陈招娣正式退役,并进入北京 体育 学院学习。毕业以后,她先后担任了八一女排领队兼教练、中国青年女排主教练等职务。
1986年夏,时任中国青年女排主教练的陈招娣带队到成都打比赛,在组织队员训练时,她经常感到恶心,还对同事抱怨: “四川的辣椒太辣了,把胃都辣坏了!”
同事提醒她说: “你该不会是有了吧?”
同事的话提醒了陈招娣,她赶紧去医院做了个检查,发现果然是怀孕了。但她的第一反应却是: 这个孩子不能要。因为她当时忙于事业,没有精力抚育孩子,但是如果去做流产手术,就要休息半个月,但她自己作为主教练,就要错过备战亚洲青年女排锦标赛了。最后她决定留下孩子,继续组织队员训练。
有一天,陈招娣正站在高台上为队员们掷球,此时领队冲了进来,对陈招娣吼道: “你给我下来!” 大家这才知道,原来教练已经有了3个月的身孕了。
最终此次亚锦赛,中国青年女排取得了亚军,拿到了世界青年女排锦标赛的入场券。
正当陈招娣准备在自己的教练岗位上大展拳脚时,1988 年,她做了直肠癌手术,不得不暂时放弃了排球教练的工作,挥别了排球场。
1989年初,陈招娣大病初愈,此时中国女排重新组队,国家体委有意借调她担任领队。此时海南省也想要她,并准备任命她为 文体厅副厅长 。当时陈招娣的爱人也在海南工作,如果她去海南,不仅有一个不错的工作,还能和爱人和女儿团聚,但她经过再三考虑,还是决定回到国家队。
陈招娣回到女排以后,深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,新时期运动队的思想工作,已不能沿袭过去的老一套的做法,他要求自己多长几个心眼,凡事都从细微处养眼,她不仅和队员们一起训练、生活,还经常和他们一起聊天、说笑和 娱乐 。就是在这种交流中,她掌握了队员的思想动态。
陈招娣和队员们熟悉了以后,觉得她们和80年代的老女排相比,缺少把排球运动当成一种事业的拼劲,于是她经常给队员们讲老女排的故事,队员们听了以后都很受鼓舞,纷纷表示自己要像老女排学习,努力提高自己,不辜负全国人民的希望。
陈招娣带领这支女排先后取得了1989 年的世界杯第三名、1990 年的世锦赛亚军、1991年世界杯的*,但也经历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仅获得第7的低谷,后来她回忆起这次失败时曾说:“那感觉,就像是死过了一回。”
1993年,陈招娣回到军队系统工作,先后担任 总政文化 体育 局局长、总政直工部副政委、总部宣传部副部长 等职。
回到部队从事行政工作,对陈招娣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: 以前当运动员、教练、领队,主要是动,而现在坐机关,则是以静为主;以前只用管排球,现在则是排球、篮球、田径、游泳等项目都要管。 陈招娣比以前更忙了。
但陈招娣再次靠着自己的狠劲克服了这些困难,只要有解放军队的比赛,她就去看,只要有不懂的问题,她就去向别人请教,尽管她闹出了一些笑话,但却很快熟悉了业务,从 “排球专家” 变成了 “杂家” 。
1995年10月,陈招娣随解放军代表团征战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军人运动会,夺得了13枚*,*总数名列第3。1996年,中国排球联赛推出后,陈招娣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任中国排球联赛的技术代表。
2006年,陈招娣因为工作突出,被授予少将军衔,成为了 体育 界第一位女将军。对于将军的军衔,她曾说:“如果说夺冠是运动员的执着追求,当将军是士兵的光荣梦想的话,那么我现在真的是美梦成真了!”
尽管在事业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,但陈招娣一直觉得很亏欠家人,尤其是她的女儿 郭晨 。由于陈招娣经常要深入到各军区的体工队调研,没有空管孩子,郭晨从小就在寄宿学校上学,只有周末才能回家。每逢陈招娣出差,就由同事把孩子领回家过周末。
但郭晨从小就很懂事,她在学校里喜欢帮助同学,经常被评为“十佳少年”,高考时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开大学。
陈招娣是一个开明的母亲,她和女儿的关系很好,她曾说: “我们经常在网上聊天,我从来不干涉她的事情,充分尊重她自己的意愿。我感觉有些事情,她还是更喜欢和自己的同学、朋友聊,那么我也就不强行追问她。这也难怪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,都有自己信赖的谈话对象。”
2013年2月,陈招娣的癌症再次复发,不得不住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治疗。尽管她积极配合治疗,但病情却一直反复,她经常疼痛难忍。 每当她疼的时候,女儿就让她咬自己的手,女儿说: “每当你咬我的时候,我知道你很难受,你咬我的力度,我能感觉到你有多痛,我不怕被你咬,只要你能坚强地挺过去,再疼我也忍着,加油!”
陈招娣住院期间,远在美国的 郎平 回国探望她,她看着昔日的队友躺在病床上,不禁泪如雨下。 陈招娣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没有谈自己的病情,而是和郎平交流新女排的训练战术,她希望郎平能够回国,继续为中国女排发光发热。
但奇迹没有出现,3月31日,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,4月1日,陈招娣病逝,年仅58岁。
追悼会当天,老女排成员郎平、孙晋芳等人在老教练袁伟民的带领下陆续来到现场,与老队友再见最后一面。他们共同为陈招娣送上了一个花球,上面写着: “我们为你感到自豪,永远怀念你!”
当时的中国女排已经进入低谷期,女排内部曾有人提出希望邀请身处美国的郎平回国担任教练,但郎平本人因为种种原因,一直有些犹豫,但和病重的陈招娣见面以后,她终于坚定了回国的念头。她说: “在中国女排最需要人的时候,我为什么不能做点牺牲?”
最终郎平再度复出,她带领中国女排又创造了一个高峰,延续了女排的辉煌。相信陈招娣的在天之灵,看到这些成绩,也会感到欣慰吧!
诗人臧克家曾在《有的人》里说过:有的人活着,他已经死了;有的人死了,他还活着。陈招娣虽然离开了,但她所代表的女排精神却永远留了下来,她将成为中国 体育 永远的精神向导!
女排队员中的八一队队员像刘晏含和袁心玥 ,两人分别就是上尉和中尉。这些运动员也是*的军人,在世界杯*颁奖仪式上,她们也是以军礼的姿态接受了奖牌和鲜花。在我国的军用会上,这两位女排姑娘也有着亮眼表现,两位的军衔也是较高的,而他们的实力非常强悍,是一八队的主力球员,无论是世界杯还是军运会上,她们的表现都为人称道。
无论是在女排队伍当中还是在服役的部队当中,他们都是骨干人员,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积极的作用,而在以后她们也必将取得更辉煌的成绩,带领着女排姑娘们上一个新的高度。在本次世界杯上们她两人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,对阵巴西女排的时候,袁心玥一个人就拿了26分,甚至在关键时刻通过篮网得分,成功实现了整支队伍的逆转,将巴西队的信心完全打破。
在日常生活中她们也非常平易近人,袁心玥甚至在队友当中有一个可爱的昵称名叫小苹果,但是一旦上了赛场,她的杀气又和军人的气质相契合给对手以无比的震撼。在很长一段时间,我国女排陷入了一个低迷状态,幸运的是郎平指导又将女排拯救回来,关键时刻力挽狂澜,改变了双塔战术。
重新对女排姑娘进行了训练,我国女排在速度方面不占优势,所以很容易被对手抓住这一弱点。针对这一弱点,我国的女排姑娘进行了艰苦的训练,通过战术配合以及队友之间的默契互助,使我们重又回到了世界第一的宝座,在体育之林中傲立群雄。
当然有啊,比如袁心玥和刘晏含都是八一队的,她们都是有军籍的女军人
1、李盈莹,2000年2月1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,天津女排队员,中士军衔。
2、入选中国U18国少女排,获2014年U17亚少赛第一副攻,2015年U18世少赛当选*主攻。
3、2017年获第十三届全运会U21女排比赛*。在2017-18赛季排超元年联赛中打破多项中国排超记录并最终荣获联赛MVP。2018年9月1日,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女排*。2019年5月5日,荣获女排亚俱杯*并荣膺MVP和*主攻。2019年女排世界杯*,同年获得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亚军。2020年10月2日,率领天津女排获得女排全锦赛*。2020年12月24日,获得2020-2021中国女排超级联赛*主攻奖。
4、国际智能体育大会在津启动 李盈莹担任形象大使。
文件不存在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世界杯淘汰赛,以及世界杯淘汰赛对阵规则的知识点,希...
世界杯金球奖和金靴奖文章列表:1、世界杯金球奖和金靴奖的奖杯是用金...
2017年欧洲杯赛程赛果文章列表:1、2020年欧洲杯赛程赛果2...
足球比赛的加时赛有多种规则,看采纳哪一种。国际通行的加时赛规则也经历...
足球励志句子唯美简短1、足球超越了国界,梦想展开了翅膀。...